中国企业在海外豪置大笔资金“买买买”的越来越多。据汤森路透(Thomson Reuters)提供的数据显示,截至6月底,今年中国企业达成的跨境交易额达1211亿美元,超过了2015年创下的中国企业年度海外并购规模纪录。但是,交易中面临的监管阻碍也不在少数。
据路透社报道,美国投资委员会今日批准中资财团收购挪威浏览器公司Opera Software旗下业务的交易。据悉,交易已接近完成,Opera方面希望这周前完成交易。目前,公司股价下跌0.18%。
据悉,Opera以小巧和兼容性强而闻名,也是较早实现兼容Windows、Linux和Mac三大系统、多种设备的浏览器。Opera在中国的产品名为“欧朋浏览器”,涉及PC端和手机端。
今年2月10日,Opera发布公告称收到来自奇虎360和昆仑万维的收购要约。两家公司出价约为105亿挪威克朗(约合12亿美元),每股约合71挪威克朗(约合8.29美元),拟将以全现金方式收购Opera公司100%的股份。
其中,投资基金金砖丝路资本控股(深圳)有限公司和银川永联(Yonglian)投资公司给两家公司提供了资金支持。
对于此次收购,Opera董事会建议股东们接受本次要约。该公司CEO拉尔斯·鲍尔森(Lars Boilesen)表示,中国财团收购Opera有着很强的战略和行业逻辑性,将加强Opera服务用户及合作伙伴的地位,可提供更好的创新技术,加快Opera的扩展和增长计划。
而Opera之所以这么快接受要约,也是出于公司目前的整体发展情况。作为一家老牌浏览器,曾与IE、Firefox位列前三大浏览器。但由于缺乏自己的操作系统及落后于市场的行动,Opera浏览器从前三甲滑至第五,甚至是其他。
据NetMarketShare的统计数据,2015年8月,Opera的全球市场份额仅为1.27%,大约是Firefox十分之一,Chrome二十分之一,IE五十分之一。其市场地位滑落程度可见一斑。
Opera显然也为目前的处境忧虑不已,打算借助来自中国财团的资金力量,进一步释放公司的潜力。但交易是否能够顺利进行,还受到各方利益的制约。
果不其然,今年7月18日,因在截止日期前未收到来自监管部门的批准,12亿美元的收购方案“流产”。但作为替代选择方案,奇虎360和昆仑万维已同意以6亿美元收购Opera部分特定消费者业务,包括浏览器和应用运营业务。
据路透社报道,收购需要来自美国和中国监管部门的同意,但不清楚是一方还是两方不同意。而据知情人士介绍,可能是因为中国的监管问题。
对此,昆仑万维回应称,Opera广告业务在美国一亿以上手机里装有软件开发工具包(SDK),是美国最大的移动广告公司之一,因此这部分私有化有可能涉及到隐私,美国政府审核需要极为漫长时间,昆仑万维出于“全盘战略考虑,主动选择了更佳方案”。
通过这次收购,奇虎360和昆仑万维可以向Opera的用户群销售他们的产品和服务,而且两家也可以积极进行海外布局。昆仑万维董事长周亚辉就曾表示,打造海外版今日头条“Opera News”是昆仑万维海外战略非常重要的一个产品发展方向。
另外,业内人士分析认为,虽然360可以吸收Opera的技术和团队,但是目前移动浏览器已经被BAT瓜分,而这一局面并不容易被打破。
原文来自:36氪
声明:所有来源为“聚合数据”的内容信息,未经本网许可,不得转载!如对内容有异议或投诉,请与我们联系。邮箱:marketing@think-land.com
支持全球约2.4万个城市地区天气查询,如:天气实况、逐日天气预报、24小时历史天气等
支持识别各类商场、超市及药店的购物小票,包括店名、单号、总金额、消费时间、明细商品名称、单价、数量、金额等信息,可用于商品售卖信息统计、购物中心用户积分兑换及企业内部报销等场景
涉农贷款地址识别,支持对私和对公两种方式。输入地址的行政区划越完整,识别准确度越高。
根据给定的手机号、姓名、身份证、人像图片核验是否一致
通过企业关键词查询企业涉讼详情,如裁判文书、开庭公告、执行公告、失信公告、案件流程等等。